党群工作PARTY WORKS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高原风雪弥漫处 深情援藏显本性

——记定点扶贫援藏干部李昊东先进事迹

文章来源: 四川能投   发布时间: 2017-05-16 16:58:58   点击次数:

\

对于一名游客,雪域高原拥有的是纯净如洗的碧蓝天空,雄奇秀美的高山湖泊,宁静悠远的长河牧歌。而当你融入了这片土地,你会发现除了壮丽,这里还有盘桓不去的闭塞与贫穷。为了改变这种千年不变的落后局面,李昊东,作为一名响应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肩负定点扶贫工作责任的援藏干部,从2014年9月打起行囊到被誉为香巴拉的乡城县挂任县委常委、村“第一书记”至今,整整2年时间。在这看似短暂的2年中,他为访贫问苦不惜栉风沐雪,为加快脱贫无惧流汗流血;对上他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对下他走乡入户嘘寒问暖。他将全身心融入藏区、融入脱贫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优秀援藏干部的铮铮誓言。

环境能变,对工作的热情如一

初到乡城,李昊东适应得并不好,时常感到不适,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原本正常的血压竟然飙升到110/180。医生认为这种情况随时可能会出现危险,劝他放弃援藏工作,可他却认为组织的信任不可辜负、群众的期待不可辜负,仗着身体底子好、带着降压药重回高原,回到了他倾注心血的第二故乡。

工作之初,为了尽快了解县情、进入工作状态,他用十多天的时间走遍了全县12个乡镇,和基层干部促膝交流、探讨工作,了解发展现状和思路。高原的阳光和频繁的下乡在他身上留下了明显的烙印:他变得又黑又瘦,乍一看就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藏族同胞。县委郑天强书记曾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小李啊,你来这里时间不长,已经不像成都人,像是我们藏区人了!”通过细致调研,他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初步形成脱贫攻坚、开展工作的思路,并积极向县四大班子领导建言献策,为推动乡城旅游脱贫战略做出了贡献。

身为县委常委,他协助斯朗娜姆副书记分管县委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为提高机关办事效率,他认真了解了各部门职能和办事流程,借鉴原单位和内地较发达地区的经验,牵头整理、补充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理顺流程,提高效率。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这些制度的实施改善了部门工作面貌,受到一致好评。

职务能变,对群众的深情如一

李昊东说:“我是贫困农民的后代,我从小就对他们充满了感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火塘边,他和群众拉家常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在草坝上,他盘腿而坐向群众宣讲政策传递党带领全体人民走向小康的坚定决心……他学会了喝酥油茶,学会了简单的藏语,在倾听与交流中拉进了和农牧民群众的感情。他认为在办公室中不足以充分感知群众冷暖,主动请求下到村中担任第一书记。他看到群众卫生意识不足,家中没有厕所,便召集所在的东尔村干部和村民开会,宣讲厕所对家人健康、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争取资金,协调钢材水泥,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仅用三个月时间,该村每一户的厕所都建成投用,村民的生活品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联系帮扶东尔村的同时,李昊东主动与3户贫困农牧民结对认亲。他把结对户当做自己的亲人,把对自己家人的思念和关心转化为对结对亲戚的无私关怀。每逢节日,或者农忙,或者结对户家中有人生病,或者在工作的间隙,他都会走进这些“亲戚”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情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去年冬天,为了贫困户家庭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他想办法、找单位、找亲朋,筹集了近3万元用于购置毛毯等御寒用品送到贫困户手中。说起这个“亲戚”,群众们都感激地竖起大拇指。

方式能变,对目标的追求如一

两年时间很短,李昊东把为群众多做实事当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宣讲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巡查宗教活动点、帮助修改村规民约,确保社会稳定和群众思想稳定;协调争取政府行政扶贫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东尔村联合村支部420余立方米饮水池1座、加固修建纳木村防洪沟700余米、改造东尔纳木两村三面光水渠6000余米,两村145户人畜安全饮用水困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带领两村干部群众实施村干道和入户路的硬化、完成两村改建水泥桥3座,实现了农户出门不沾灰、下雨不沾泥的目标。

他发动群众在荒坡荒地种植核桃树苗3000余株;支持一残疾人员在县城开了1家农用车维修店;依托县委政府到村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大力发展黑青稞、苦荞、水果,藏猪、藏鸡、蜜蜂等种养殖产业,发展生猪养殖户一家、牦牛养殖合作社一家;他通过互联网和自己的人脉资源积极推介乡城旅游资源和水磨糌粑、然乌苦荞、乡城苹果等农特产品,为群众增收找到了新渠道。随着扶贫方式变输血为造血,群众全面奔康的脚步愈加坚定:截至15年底,然乌乡已脱贫14户,今年计划脱贫8户38人。

2016年3月14日上午,李昊东带领省旅游局专家和当地基层干部进入萨苟神山考察旅游开发项目,因山高路陡马匹脱力,连人带马从二十多米高的陡坡上滚落致重伤。在先后两次手术缝合七十多针后,他等不及痊愈,又带着肿胀变形的伤口赶回乡城县,继续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继续着自己对目标的追求。

时间能改变一切,时间也能证明一切。“李常委是个好人哦!他帮了我们很多。这样的援藏干部多一点,我们的好日子也会来的快一点。”东尔村贫困户尼玛如此说到。一滴水不能滋润整个大地,但总能为一株小草带来绿意,李昊东正是如此。通过他两年来的努力和付出,竭力为乡城县带来了一点一滴的改变。他以实际行动让乡城的干部和群众认可,他用他执着援藏、执着于职责的精神让接触过他的乡城干部群众铭记。他其实就是一名为藏区、为群众的内地“藏族人”。

四川省水电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